银行股-银行股会不会崩盘
银行股会不会崩盘
银行股价格都挺低的,没有理由崩盘,而且银行板块和医药板块一样,属于比较稳定的板块,崩盘概率太小了
大额存单,银行股
银行股真的适合长线投资吗?
银行股肯定是适合“长线投资”的,只是需要有一些条件:
第一,银行的财报必须假设都是真实的,所谓的“不良”和“坏账率”必须是真实的。如果,这点不成立,则长线投资银行股就是错误的。
第二,银行股,不能以投机次新银行股炒作,高位被套后,转为“长线投资”,毕竟,银行股多数都在“净资产”值附近波动,而次新银行股估值非常高,价格远离净资产达到几倍。如果炒作高位次新银行股被套转为所谓的“长线投资”和“价值投资”本身就是一个“伪价值投资”。
第三,银行股长线投资的前提是未来经济增速不能持续恶化。一旦未来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恶化,则银行的“坏账率”就会持续上升,银行就会面临资本金持续补充和坏账率持续攀升的“戴维斯双杀”。
再回头来看,银行股,以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德佼佼者,比如招商和宁波,平安银行为例,其“净资产收益率”长期维持在10-15%,也就是说,你长期持股不动,每年的价值增长将在10-15%以上。其次,银行分红率基本保持在3%以上,其中,四大国有银行分红率保持在4-5%左右(前提是不追高买入,买到每年的股价均值)。也就是说,以国有四大行和优秀的股份制银行长期持有的每年回报是10-15%+3-4%=13-19%的收益率。
因此说,银行股肯定是值得长期持有的。但是对于新上市银行,和城商行,个人是建议不能以“价值投资”和“长线投资”来看待,其中有很多原因大家可以自行脑补。
银行股的股息率什么意思
银行股的股息率是指某只银行股的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。在投资实践中,银行股的股息率是衡量该银行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。
股息率(Dividend Yield Ratio),是一年的总派息额与当时市价的比例。以占股票最后销售价格的百分数表示的年度股息,该指标是投资收益率的简化形式。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。在投资实践中,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。
股息率计算公式,D—股息;Po—股票买入价
今后我国银行股还能有牛市行情吗?
银行股机会很少,一个是权重大,市场存量资金很少,银行股权重很大,恐怕不足以推动银行股上涨,
其次是银行需要适度让利实体经济,现在最新消息是金融系统要向各类实体企业合理让利1.5万亿元,这可不是小数目,为了让利实体经济,有关方面通过MLF利率下调引导LPR利率下降,导致银行净息差收窄,另一个是进一步规范银行中间收费,减少银行收费业务增量减少。
三是目前全球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的困扰,远距离社交迟迟不能全面取消,全球产业链部分终端,需求疲软,经济下滑,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存困难,银行不良贷款率面临升高压力。
一个行业面临政策利空,想象空间也就失去了,股价要想大振,概率微乎其微。
银行股适合长期持有吗?哪只最好?
银行股半年报出炉,净利润同比普遍下降,是利空出尽吗?
要说短期利空出尽是有可能,但中长期看,利空并没有出尽。
一季报银行业绩依然亮瞎了眼,可是到二季度银行业绩有点惨不忍睹,邮储、农行、建行、工行、中行、交行分别同比下降9.96%、10.38%、10.74%、11.40%、11.51%、14.61%。
细究银行中报利润下滑,原因大同小异,那就是支持实体经济合理让利,加快核销不良资产,也就是通常说的以丰补歉,以某银行为例,减值损失335.90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58.97亿元,增长21.29%。
从整个银行业来说,今年前7个月,金融部门通过降低利率、减少收费、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为市场主体减负共计8700亿元,这与有关方面强调的1.5万亿元合理让利尚有距离,因此下半年银行让利的空间还是不小的,这就需要进一步压缩利润。
另外下半年银行核销不良资产的压力依然很大,按照银保监会要求,全年需要核销不良资产3.4万亿元左右,比去年增加1.1万亿元。但上半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贷款达1.1万亿元,意味着下半年还需要核销2.3万亿元不良资产,这对于银行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。
是通过下调不良贷款拨备率释放利润来完成,还是直接通过减少利润来完成,还是两者一起来完成,还是一个难以预测的谜。
关键是银行贷款不良资产有一个滞后效应,未来银行不良贷款率依然有升高的预期,究竟升高多少,恐怕谁也不敢准确下结论。